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,为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氛围,传承民族文化和节日习俗,2023年6月19日至6月21日,吉安县教体局、吉安县妇联、吉安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在吉安县湖滨幼儿园开展“弘扬端午文化 传承浓情粽香”——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”系列主题活动,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
“屈原是我国春秋时期哪国人?”“端午节又称什么节?”“说出三个有关端午的习俗或者物品?”大家纷纷举手回答。活动以知识竞答的形式拉开帷幕,并为答对的人员送上奖品,大家积极参与抢答,气氛活跃热烈。通过问答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,对端午节有更深入的了解,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。
活动开始前,工作人员精心准备好糯米、粽叶、绳子等材料和布置现场。活动开始,大家纷纷参与到活动中来,一起包制手工粽子。“先拿一片粽叶把它卷起来,折一个角,这样米就不会漏出来”“我做的是三角形的”......活动现场气氛热烈、一片欢声笑语,粽叶飘香,在大家一双双灵巧的手中变成了清香四溢的粽子。
团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,它代表着团圆、祥和。6月20日上午,县妇联联合湖滨幼儿园开展“弘扬端午文化 传承浓情粽香”——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”手绘团扇活动,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的空白团扇、颜料等绘画工具。活动开始后,老师耐心地讲解了绘画方法及团扇的历史,带领大家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。随后,孩子们纷纷拿起彩色画笔开始制作,绘出一面面团扇,画出他们对端午的认识,用自己的方式“艺”出别样端午。
彩蛋,象征着混沌未开,端午节画彩蛋,原意是祝愿爱国诗人屈原能托生在太平盛世富贵人家。后来,每到端午这天,人们通常会用在鸡蛋上画出彩色花纹,再用五彩绳编织的网袋将彩蛋挂在孩子们的脖子上,寓意“圆圆满满、平平安安、逢凶化吉”。6月21日上午,县妇联联合湖滨幼儿园开展“弘扬端午文化 传承浓情粽香”——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”彩蛋制作活动。活动前,工作人员向孩子们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、介绍了有趣的习俗活动,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深厚的文化气息。随后,给孩子们分发鸡蛋、画笔等制作材料,并指导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颜料在鸡蛋上绘画出各种图案,每个彩绘蛋都表达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,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。
五月五,是端阳,门插艾,香满堂。端午时,家家户户会依循传统习俗,在门口挂上艾草、菖蒲,以驱邪祈福,迎祥安康。6月20日下午,县妇联联合湖滨幼儿园开展“弘扬端午文化 传承浓情粽香”——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节”制作艾草祈福挂饰亲子活动,以创新的活动形式让孩子与家长们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活动现场,工作人员向大家普及了端午节挂艾草和菖蒲的习俗,并详细讲解了制作方法。大家认真按照步骤开始制作,相互交流制作技巧,现场充满欢声笑语。通过“剪”“折”“束”“贴”等操作,不一会儿,一束束精美的艾草门挂就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,大家满怀成就感,纷纷表示:“自己制作的门挂最好看。”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。